David Oistrakh

簡介: 中文名: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國籍:歐美出生地:蘇聯(lián)生日:1908年逝世日期:1974年職業(yè):小提琴家中文全名:大衛(wèi)·費奧多羅維奇·奧伊斯特拉赫別名:Давид Фёдорович Ойстрах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1908-1974)是上世紀(jì)蘇聯(lián)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他在小提琴演奏 更多>

中文名: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

國籍:歐美

出生地:蘇聯(lián)

生日:1908年

逝世日期:1974年

職業(yè):小提琴家

中文全名:大衛(wèi)·費奧多羅維奇·奧伊斯特拉赫

別名:Давид Фёдорович Ойстрах

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1908-1974)是上世紀(jì)蘇聯(lián)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他在小提琴演奏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同歷史上任何一位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大師相比美,在世界音樂界享有崇高的威望。

榮譽記錄:Soviet

Two Orders of Lenin – 1946 and 1966

Order of the Badge of Honour, twice – 1937 and ?

People's Artist of the USSR, 1953

Stalin Prize, 1st class – 1943

Lenin Prize – 1960

Honoured Artist of the RSFSR

Foreign

Grand Cross of the Order of the Lion of Finland (1966)

Grand Officer of the Order of Leopold II (Belgium, 1967)

生平蘇聯(lián)最偉大的小提琴家奧伊斯特拉赫從5歲起從敖德薩音樂戲劇學(xué)院的斯托里亞爾斯基(Stoliarski)學(xué)習(xí),1926年于該學(xué)院畢業(yè).1927年應(yīng)邀赴基輔演奏格拉祖諾夫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由作曲家親自指揮樂隊協(xié)奏,其演奏深受作曲家贊賞.1928年移居莫斯科,1930年參加首屆烏克蘭青年演奏家比賽獲一等獎,1934年起任莫斯科音樂學(xué)院副教授,1939年升為教授。1937年在布魯塞爾參加伊薩伊國際小提琴比賽獲第一名,從此聞名世界。二戰(zhàn)中,他為前線而演奏,1945年與戰(zhàn)后第一位訪問蘇聯(lián)的美國小提琴家 耶胡迪·梅紐因合作,在莫斯科演奏巴赫的雙小提琴協(xié)奏曲,反響極為強烈.之后,頻繁在世界各地演奏,1954年獲"蘇聯(lián)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1960年獲列寧勛章.奧伊斯特拉赫的演奏,以渾厚、溫暖的抒情性著稱,他的分句極有特色,善于通過揉指強調(diào)色彩的明暗變化,其演奏既有氣勢和幅度,又柔美細(xì)膩,但處理作品往往比較粗.奧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曲目很寬,巴赫、貝多芬、柴科夫斯基、布拉姆斯的協(xié)奏曲以及和奧伯林合作的貝多芬、莫扎特小提琴奏鳴曲,都有很出色的表現(xiàn).

音樂之旅:代表人物

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1908-1974)是俄羅斯小提琴學(xu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大衛(wèi),1908年生于俄國的敖德薩,他的父親是具有猶太血統(tǒng)的音樂愛好者,母親則是歌劇院的合唱隊員,在父母的熏陶、感染下,5歲便跟隨著名音樂教育家彼得·斯托利亞爾斯基學(xué)習(xí)小提琴,12歲就開始登臺演出,1926年在敖德薩音樂學(xué)院畢業(yè)。

19歲那年得到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諾夫的邀請,與列寧格勒愛樂樂團合作演奏他的協(xié)奏曲,使大衛(wèi)很快就在國內(nèi)取得聲譽。

1934年大衛(wèi)進入莫斯科音樂學(xué)院任該校教師,這時他才26歲。

他還與鋼琴家奧波林合作舉辦奏鳴曲音樂會,兩人又與大提琴家克努舍維茨基組成三重奏團到歐洲數(shù)個國家巡演,而他個人演出的曲目幾乎包括所有古典和現(xiàn)代最優(yōu)秀的小提琴作品,遺憾的是克努塞維茨基過早地去世了,從此,心灰意冷的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不愿意再與任何人合作,因為與別人合作,他始終找不到與克努塞維茨基一起合作時的良好感覺,就這樣,他在后半生中再也沒有演奏過三重奏。

音樂才能

大衛(wèi)有著非凡的音樂才能和高深的藝術(shù)修養(yǎng),以充滿詩意般的抒情性演奏見長,有著驚人的表現(xiàn)力和精深的技巧,演奏風(fēng)格純樸莊重,富于熱情,能使音樂達到十分高超的藝術(shù)境界,他那甜美、純凈的音色和激動人心的感情,強烈地打動著聽眾的心靈,被譽為是“莫斯科的帕格尼尼”,并獲得“蘇聯(lián)人民演員”稱號和斯大林、列寧獎金。

藝術(shù)上曾受到克萊斯勒的強烈影響,但是他并沒有完全照搬,克萊斯勒的具有唯美傾向的發(fā)音手法,在奧伊斯特拉赫那里變成了表現(xiàn)內(nèi)心情感的手段。他的顫指有時采用藝術(shù)化的延遲瞬間開始,造成聲音的久遠(yuǎn)延綿。

同時代的很多作曲家都將自己的作品題獻給他,如米亞斯科夫斯基、哈恰圖良、肖斯塔科維奇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和普羅科菲耶夫的小提琴奏鳴曲等。

大衛(wèi)還善于指揮,1972年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錄制莫扎特協(xié)奏曲全集,除獨奏外,他還兼任指揮,特別是他為兒子的演出所指揮的樂隊,被人們傳為佳話。

斯氏名琴

1955年他買下"馮塔納伯爵"。在他所擁有多把斯氏名琴中,"馮塔納伯爵"是他最珍愛的一把。這把琴與奧伊史特拉赫一起參與了許多音樂會及錄音,也伴他渡過了音樂生涯最輝煌的年代。

目前,"馮塔納伯爵"成為意大利收藏家彼得隆戈(PaoloPeterlongo)家族所有,并經(jīng)常出借給優(yōu)秀小提琴家,如烏扥烏季(UtoUghi)、意大利頂尖"音樂家合奏團"樂團首席瑪麗安娜席爾布(MarianaSirbu)等人。

大師聆聽

1945年,奧伊斯特拉赫出訪日本和美國,獲得巨大的成功。在美國,著名藝術(shù)大師克萊斯勒、弗朗西斯卡蒂、埃爾曼、斯特恩、米爾斯坦等人都趕到卡內(nèi)基音樂大廳聆聽他的演奏。他見到了自己年輕時代的偶像、小提琴巨匠克萊斯勒,并為能博得他的稱贊而引以為榮。

情感內(nèi)涵

奧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具有深不可測的情感內(nèi)涵,那種熱情、博愛的精神,使他的琴音具有聲無限的打動人心的力量。

一位法國小提琴家曾說:“奧伊斯特拉赫是我一生聽過的最完美的小提琴家,這種完美不僅由于他的技術(shù)足以和海菲茨匹敵的緣故,尤其難得可貴的是這種技術(shù)已經(jīng)完全溶化在音樂之中。他的演奏是多么地誠摯而高尚?。∷难葑嘟?jīng)常表現(xiàn)出宏偉壯觀的氣魄,那雄渾的力度會打開每一個聽者心靈的大門,他的音色時常流露出柔和和溫暖,如同深情的陽光一般。”

他的演奏氣質(zhì)中具有一種悲劇的力量,將蘊含在俄羅斯民族心中無數(shù)世代的獨特的心靈感受傳達了出來。他的演奏中那種“悲天憫人”的巨大同情心使他的琴音挖掘音樂本身最深處的深刻的人性善的信念,這是非具備最博大的人性的人所有能及的。

個人作品: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代表作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xié)奏曲

迪米特里·肖斯塔科維奇第二小提琴協(xié)奏曲

迪米特里·肖斯塔科維奇小提琴奏鳴曲

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奏鳴曲

阿拉姆·哈恰圖良小提琴協(xié)奏曲

個人評價:奧伊斯特拉赫的演奏,以渾厚、溫暖的抒情性著稱,他的分句極有特色,善于通過揉指強調(diào)色彩的明暗變化,其演奏既有氣勢和幅度,又柔美細(xì)膩,但處理作品往往比較粗。

奧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曲目很寬,巴赫、貝多芬、柴科夫斯基、布拉姆斯的協(xié)奏曲以及和奧伯林合作的貝多芬、莫扎特小提琴奏鳴曲,都有很出色的表現(xiàn)。

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與鋼琴家列夫·奧波林合作舉辦奏鳴曲音樂會,兩人又與大提琴家維多克·克努舍維茨基組成三重奏團到歐洲數(shù)個國家巡演,而他個人演出的曲目幾乎包括所有古典和現(xiàn)代最優(yōu)秀的小提琴作品。特別是1954年的訪英演出,更是使整個歐洲樂壇為之震撼,所以,次年訪美時,劇場門口排起了7000余人的長隊等候售票,這種情況在美國很罕見。從此,他便名揚四海,成為人們所仰慕的世界級小提琴大師。

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是俄羅斯小提琴學(xu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這些成績使他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尤其是比利時的那次比賽,在7個一等獎中,蘇聯(lián)人獲得了6個,由此奠定了俄羅斯小提琴學(xué)派在世界的地位。奧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富于抒情的詩意,藝術(shù)上曾受到克萊斯勒的強烈影響,但是他并沒有完全照舊,克萊斯勒的具有唯美傾向的發(fā)音手法,在奧伊斯特拉赫那里變成了表現(xiàn)內(nèi)心情感的手段。他的顫指有時采用藝術(shù)化的延遲瞬間開始,造成聲音的久遠(yuǎn)延綿。

在當(dāng)年的冷戰(zhàn)時代,蘇聯(lián)也確實將奧伊斯特拉赫作為一張政治牌來打。奧伊斯特拉赫被頻繁派遣出國參賽或演出所取得的成功,也確實為蘇聯(lián)因一批優(yōu)秀音樂家(如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內(nèi)森·米爾斯坦等)紛紛叛逃西方所造成的狼狽處境撈回了一些丟失的面子。后來,美國政府將范·克萊本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際比賽上的勝利大肆張揚,把克萊本稱作美國英雄,當(dāng)然也是一種冷戰(zhàn)伎倆的政治炒作。藝術(shù)家受捧受寵,總比受壓制受迫害好些。像后來的羅斯特羅波維奇夫婦被蘇聯(lián)吊銷護照,或者像美國作曲家南卡洛因傾向共產(chǎn)主義被美國吊銷護照最終只能客死墨西哥的例子,那就太慘痛了,回想起來也就不會是覺得可笑了。幸好,真正的藝術(shù)家的藝術(shù)是超越政治意識形態(tài),而能保有自身獨立純真的品格的。人們作為藝術(shù)欣賞者,當(dāng)然也不再為政治劃線而困擾,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藝術(shù)審美取向。像奧伊斯特拉赫這樣曾經(jīng)的“寵兒”沒有被捧壞,羅斯特洛波維奇這樣的“棄兒’沒有被棒殺,可也真是人類的幸運了。所以,這也成為了藝術(shù)學(xué)上的一個神話。

David Oistrakh的歌

  1. 01. 加入列表
  2. 02. 加入列表
  3. 03. 加入列表
  4. 04. 加入列表
  5. 05. 加入列表
  6. 06. 加入列表
  7. 07. 加入列表
  8. 08. 加入列表
  9. 09. 加入列表
  10. 10. 加入列表
  11. 11. 加入列表
  12. 12. 加入列表
  13. 13. 加入列表
  14. 14. 加入列表
  15. 15. 加入列表
  16. 16. 加入列表
  17. 17. 加入列表
  18. 18. 加入列表
  19. 19. 加入列表
  20. 20. 加入列表
  21. 21. 加入列表
  22. 22. 加入列表
  23. 23. 加入列表
  24. 24. 加入列表
  25. 25. 加入列表
  26. 26. 加入列表
  27. 27. 加入列表
  28. 28. 加入列表
  29. 29. 加入列表
  30. 30. 加入列表
  1. 31. 加入列表
  2. 32. 加入列表
  3. 33. 加入列表
  4. 34. 加入列表
  5. 35. 加入列表
  6. 36. 加入列表
  7. 37. 加入列表
  8. 38. 加入列表
  9. 39. 加入列表
  10. 40. 加入列表
  11. 41. 加入列表
  12. 42. 加入列表
  13. 43. 加入列表
  14. 44. 加入列表
  15. 45. 加入列表
  16. 46. 加入列表
  17. 47. 加入列表
  18. 48. 加入列表
  19. 49. 加入列表
  20. 50. 加入列表
  21. 51. 加入列表
  22. 52. 加入列表
  23. 53. 加入列表
  24. 54. 加入列表
  25. 55. 加入列表
  26. 56. 加入列表
  27. 57. 加入列表
  28. 58. 加入列表
  29. 59. 加入列表
  30. 60. 加入列表
  1. 61. 加入列表
  2. 62. 加入列表
  3. 63. 加入列表
  4. 64. 加入列表
  5. 65. 加入列表
  6. 66. 加入列表
  7. 67. 加入列表
  8. 68. 加入列表
  9. 69. 加入列表
  10. 70. 加入列表
  11. 71. 加入列表
  12. 72. 加入列表
  13. 73. 加入列表
  14. 74. 加入列表
  15. 75. 加入列表
  16. 76. 加入列表
猜你喜歡

最新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