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故事講的是關(guān)于:匈奴貴族稱漢帝.
從漢魏開始,中原周邊民族不斷向內(nèi)地遷徙,到西晉末年,他們已經(jīng)廣泛分布于中原各地.那時政局動蕩,匈奴、鮮卑、羯(jié)、氐、羌(qiāng)等少數(shù)民族的上層人物紛紛起兵,各自建立政權(quán).從公元303年到460年的一百多年時間中,北方先后有過十六個政權(quán),史稱“十六國”.
首先利用北方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在中原起兵的,是匈奴貴族劉淵.劉淵是十六國時期漢國的建立者,世襲匈奴左部帥.
在“八王之亂”的折騰中,匈奴部落的日子也十分難過,其中有些貴族湊在一起商議對策.有個老人說:“從漢朝開始,我們匈奴就和漢人結(jié)為兄弟了,曾經(jīng)十分風(fēng)光過.可是現(xiàn)在,匈奴單于的后代雖然有封號,但自己連一寸土地都沒有,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趁現(xiàn)在晉朝諸王你爭我斗、一片混亂的機會,我們可以奪回過去失去的一切!”
這些匈奴貴族都覺得他說得對,但沒有一個有能力、有膽量的人帶頭干.大家商量,只有把有膽有識的劉淵請回來當單于,才有可能起事并獲得成功.
當時劉淵在鄴城(今河南安陽北),充任成都王司馬穎部隊的將軍,專管五部匈奴軍隊.他很樂意地答應(yīng)了匈奴部落要他回去當單于的請求,馬上以回匈奴葬父親的理由,向司馬穎請假.司馬穎沒有同意,劉淵就叫五部匈奴暗地里集結(jié)人馬,逐漸朝南滲入.直到司馬穎在“八王之亂”中失敗逃到洛陽,才同意劉淵回匈奴去帶人馬來助戰(zhàn).
劉淵回到左國城(今山西離石東北)后,被推舉為大單于.他集結(jié)了五萬人馬,一路南下,協(xié)同晉朝軍隊圍殲鮮卑兵馬.手下有人不解地問道:“為什么不快點去滅掉晉朝,反而去幫助晉軍打仗呢?”
劉淵解釋道:“要消滅晉朝是很容易的,但老百姓不一定會向著我們.我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大家知道,我們的祖先冒頓和呼韓邪,貴為單于,都娶了漢朝公主為妻.我們匈奴有個風(fēng)俗習(xí)慣,雖然有自己的姓氏,但凡是尊貴者都跟母親姓.就因為這個緣故,我們這些冒頓和呼韓邪的子孫,都姓了劉.塞外這么多劉姓匈奴后裔,都奉漢高祖劉邦為始祖.漢朝立國時間長,在民間影響大,我們?yōu)槭裁床荒苡美^承漢朝的名義來奪取政權(quán),贏得中原百姓的支持呢?”
大家都支持劉淵的想法,擁戴他做了漢王.
劉淵打起反晉興漢的旗號,先后攻克上黨、太原、河?xùn)|、平原等幾個郡,勢力擴張得很快.到了公元308年,他就干脆稱帝了,把都城建在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
劉淵稱帝后,必須滅掉晉朝,所以就集中兵力進攻洛陽,但卻遭到了頑強的抵抗,兩次出兵都無功而返.
劉淵去世后,他的兒子劉聰繼承漢國皇位.他又派兵猛攻洛陽,終于在公元311年占領(lǐng)了這座都城,晉懷帝司馬熾成了階下囚.不久,劉聰就把晉懷帝給殺了.
在長安的晉朝官員聽到晉懷帝死去的消息后,就擁立晉懷帝的侄兒司馬鄴繼承皇位,稱晉愍(mǐn)帝.公元316年,長安也被劉聰攻破.晉愍帝在受盡凌辱后被殺,西晉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