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簡介: 中文名:洛杉磯愛樂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是一家位于美國加州洛杉磯的管弦樂團,創(chuàng)建于1919年,現(xiàn)任首席指揮為古斯塔沃·杜達梅爾。 洛杉磯愛樂樂團1964年起使用位于洛杉磯音樂中心的多蘿西·錢德勒劇院,2003年后遷入建筑大師弗蘭克·蓋里設計的沃爾特·迪士尼音樂廳。樂團每年夏季都會在好 更多>

中文名:洛杉磯愛樂樂團

洛杉磯愛樂樂團是一家位于美國加州洛杉磯的管弦樂團,創(chuàng)建于1919年,現(xiàn)任首席指揮為古斯塔沃·杜達梅爾。 洛杉磯愛樂樂團1964年起使用位于洛杉磯音樂中心的多蘿西·錢德勒劇院,2003年后遷入建筑大師弗蘭克·蓋里設計的沃爾特·迪士尼音樂廳。樂團每年夏季都會在好萊塢露天劇場舉辦音樂會,并且至少一次到姐妹城市圣巴巴拉演出。

歷史回顧:發(fā)展

在建立一個職業(yè)樂團的嘗試多次失敗之后,直到1898年洛杉磯才有了第一個樂團——洛杉磯交響樂團,同時也有了它的年度的音樂會演出計劃,哈利·漢密爾頓擔任了這個樂團的第一任指揮。到了1919年,這個組織變成了洛杉磯愛樂樂團。

洛杉磯愛樂樂團的建立與一位名叫小威廉·克拉克的醉心于音樂的愛好者有直接的關系??死耸莻€熱心的藝術贊助人、書籍收藏家和業(yè)余音樂家,一向愿意為了音樂而慷慨解囊,洛杉磯愛樂樂團在1919年的成立正是他倡議及幫助的結(jié)果。來自克拉克的經(jīng)濟資助使樂團能夠成為一個永久的團體而生存下去,同時,克拉克還請來了圣保羅交響樂團的瓦爾特·亨利·羅斯維爾作為洛杉磯愛樂樂團的第一任指揮。經(jīng)過11天短暫而緊張的排練,樂團于這一年的10月下旬舉行了盛大的建團音樂會,94名演奏家組成的樂團在2400名家鄉(xiāng)父老面前亮相,這也是這座城市有史以來最龐大的一支樂團。洛杉磯的市民們終于在多年的期盼之后迎來了它的真正意義上的職業(yè)樂團。

在樂團建立初期的15年里,克拉克向樂團捐獻的數(shù)額總共超過了300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shù)字。直到1934年,樂團一直不斷地收到來自于克拉克的無償捐贈。

羅斯維爾在洛杉磯愛樂樂團的任職從第一場公開音樂會起,直到1927年逝世,在長期的合作中,為樂團打下了良好的合奏基礎。此后樂團的指揮中除了曾短期在這里執(zhí)棒的喬治·施內(nèi)福伊特之外,都是在國際舞臺上享有盛譽的指揮家。

阿圖爾·羅津斯基于1929年到1933年之間擔任過樂團的首席指揮,隨后繼任的是因逃避納粹的迫害而離開德國的克倫佩勒。由于自身的猶太血統(tǒng),克倫佩勒在納粹政權甚囂塵上的一片反猶恐怖中帶領全家逃到了瑞士,在這里,他得到了來自于洛杉磯的邀請。他于1933年到達這座城市,開始了自己新的生活的同時,也給樂團的歷史寫下了新的一頁。盡管在這之后克倫佩勒也頻繁往返于美國各大城市,周旋于眾多樂團之間,指揮過諸如紐約愛樂樂團和費城管弦樂團等更為出色的樂團,并且組建了匹茲堡交響樂團,但是對于洛杉磯愛樂樂團他還是盡了自己的心力。在洛杉磯,克倫佩勒與同樣流落異鄉(xiāng)的勛伯格相識,并且指揮洛杉磯愛樂樂團演奏了這位作曲家根據(jù)勃拉姆斯的鋼琴四重奏而改編的管弦樂曲。演出之后樂團的經(jīng)理對他說:“我真不明白人們?yōu)槭裁纯傉f勛伯格的作品沒有旋律,這里的旋律簡直太豐富了?!?/p>

1939年以后,克倫佩勒由于健康狀況極其惡劣,不得不進行腦部的手術,這使他出現(xiàn)了部分麻痹的現(xiàn)象,以致于從此無法使用指揮棒。盡管他還一直擔任著洛杉磯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直至樂團于1943年任命了新的指揮,但是實際上他已經(jīng)很少登上這里的指揮臺。這段群龍無首的時間給樂團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演奏水準明顯下降。

此后的阿爾弗雷德·瓦倫斯坦重振了樂團的雄風,在從1943年開始的12年中,他一直擔任著洛杉磯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使這個樂團重返美國最高水平樂團的行列。瓦倫斯坦從幼年時就隨家人來到了洛杉磯,接受最早的音樂教育,1919年洛杉磯愛樂樂團成立時,他作為大提琴手而成為樂團中的一員。在赴歐洲求學之后,瓦倫斯坦回到美國,先后擔任過芝加哥交響樂團和紐約愛樂樂團的首席大提琴,分別在斯托克和托斯卡尼尼等指揮家手下工作。他作為指揮的第一次登臺是在1931年,地點是洛杉磯的好萊塢碗形劇場。瓦倫斯坦在洛杉礬愛樂樂團的任職第一次使人們看到了美國指揮的前景,在此之前,美國各主要樂團的首席指揮之職一直都是由來自于歐洲的指揮所壟斷,而他是進入這個行列的第一個生于美國并且受教于美國的指揮。瓦倫斯坦所帶來的準確無誤和熱情似火的風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成為洛杉磯愛樂樂團最鮮明的特征,同時,他也給予與他同時代的美國作曲家以更多的機會,使他們的作品得以進入音樂會的節(jié)目,讓美國人能夠了解到自己的音樂發(fā)展趨向。

瓦倫斯坦卸任后,貝努姆成為洛杉磯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但是這個時期并不太長,疾病纏身和最終的過早謝世使他無法履約直至任期結(jié)束。在 1954年率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訪問美國時,貝努姆溫和中庸的音樂個性就受到許多人的注意,1956年接受來自洛杉磯的邀請后,他每年分出兩個月的時間與洛杉磯愛樂樂團合作。即使是在這種極其有限的時間里,他仍然在很多方面給樂團施加了影響。洛杉磯愛樂樂團最為典型的優(yōu)雅和浪漫的表現(xiàn)特點和色彩柔和的音響,很難說不是員努姆的功績。

鼎盛時期

1961年,喬治·索爾蒂成為洛杉礬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但是這項任命未能得到進一步實施便胎死腹中,雙方不歡而散。索爾蒂的惱火是有原因的,在未向他這位首席指揮通報并取得諒解的情況下,樂團方面就決定聘請年輕的印度人祖賓·梅塔作為首席客座指揮,并且要求他盡可能更多地出現(xiàn)在洛杉磯的舞臺上。此舉顯然表現(xiàn)出對索爾蒂的不恭,于是他憤然辭去了剛剛宣布的首席指揮之職,以示抗議。

于是,梅塔幾乎是奇跡般地順理成章當上了洛杉磯愛樂樂團的新一屆首席指揮,這一年,他才不過剛滿25歲。不過,如果僅憑他的年齡就認為他水平不高就大錯特錯了,在這一年,他作為最年輕的指揮分別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和柏林愛樂樂團合作,也在蒙特利爾交響樂團臨時代替突然無法登臺的奧曼迪演出,從而將這個樂團的首席指揮職務笑納;無獨有偶,也是在這一年,他首度與洛杉磯愛樂樂團合作,這次是臨時上陣頂替不能出場的萊納。梅塔能夠受到來自洛杉磯愛樂樂團的青睞并不是沒有道理。

在洛杉磯,梅塔果然有令人吃驚的表現(xiàn)。他為樂團創(chuàng)造出一種過去只有在維也納才能聽到的聲音:這是一種溫暖而華麗的弦樂音色,是極為典型的“維也納之聲”。梅塔在維也納求學多年的種子終于在洛杉磯開花結(jié)果了。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梅塔不僅煞費苦心,而且還努力說服樂團的管理者投資30萬美元購買新樂器,以改善樂團樂器不佳的狀況。

梅塔對于洛杉磯愛樂樂團顯然有著更多的偏愛。有一次,在一個非正式的晚會上,他不慎說出了“我的洛杉磯愛樂樂團比紐約愛樂樂團等等都好”這樣的詞句,誰知在座的紐約記者立即將消息傳回,并在第二天的晨報上刊發(fā),引起了軒然大波。一向有著高度的自豪感的紐約愛樂樂團馬上取消了梅塔在下一個演出季前來執(zhí)棒的計劃。后來,梅塔在紐約愛樂樂團全體團員的面前宣布撤銷了他的失言,并且表示了歉意,才得到樂團的諒解。

梅塔在洛杉磯的任期到1978年結(jié)束,前后歷時16年。此后,他仍然與樂團保持了極為密切的關系,1994年美國世界杯足球賽決賽前夜,帕瓦羅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這三大男高音在洛杉磯的道杰體育場舉行的盛大演唱會,擔任指揮的是梅塔,而樂團則是洛杉磯愛樂。

梅塔的上升趨勢終于在他1978年成為紐約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時達到了頂點,而他在洛杉磯愛樂樂團留下的空缺則落到了卡洛·馬利亞·朱利尼的頭上。這是一個極端專注于音樂的人,在他與洛杉磯愛樂樂團的協(xié)議中規(guī)定,他將不參與任何有關的社會活動,并且對于樂團的管理事宜概不過問。大量的排練時間是其與樂團合作中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他從來不肯在樂團還沒有完全掌握的情況下就貿(mào)然地將一部作品拿到音樂會上去接受評判。在1975年他與洛杉磯愛樂樂團合作演出馬勒第九交響曲時,曾經(jīng)要求有15個小時的排練時間,他說:“不可能以演奏勃拉姆斯的方式去演奏馬勒,也不可能以演奏第一交響曲的方式去演奏第九交響曲。最要緊的首先是搞清楚音符和指法,然后去理解其中的含義。馬勒要求的是特殊的聲音、特殊的心理概念和結(jié)構。樂團必須明白這一切,使其成為自然的流露,成為整體的一個部分。”

盡管他的前任梅塔曾經(jīng)把洛杉磯愛樂樂團推到了美國最優(yōu)秀的交響樂團的前列從而給后繼者留下了一個難題,但是朱利尼使樂團的演奏更具有深度。他加強了樂團在音樂表現(xiàn)上的能力,使其不再僅僅停留在華麗的音響上。如果說梅塔創(chuàng)造的是一個氣勢宏大的結(jié)構,朱利尼則是為這個外殼加入了實質(zhì)的內(nèi)涵,使它有血有肉。

近況

1984年,朱利尼的辭職幾乎給洛杉磯愛樂樂團以沉重的打擊,人們無不擔心,由朱利尼所創(chuàng)下的基業(yè)會不會從此付諸東流。幸好普列文的繼任使樂團重新獲得生機。但是不幸的是,普列文因為與樂團管理階層不能相容,相互之間的重重矛盾令合作難以繼續(xù)。從1985年接任到1989年辭職,普列文在洛杉磯的任職只延續(xù)了4年便告結(jié)束。

此后,樂團度過了幾年沒有首席指揮而只靠客席指揮來維持局面的日子,可喜的是,雖然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樂團的觀眾人數(shù)并未減少。1992年,來自芬蘭的年輕新秀艾薩一佩卡·薩洛寧出任樂團的首席指揮。

薩洛寧出生于1958年,曾在赫爾辛基西貝柳斯音樂學院學習作曲、指揮和圓號,后來又赴意大利專修作曲。薩洛寧首先是以作曲家的身分而開始音樂生涯,盡管后來成為指揮臺上的一顆明星,但是仍然不忘老本行,繼續(xù)有新作品問世。

27歲時,薩洛寧成為瑞典廣播交響樂團的指揮,同時還兼任了倫敦愛樂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他于1990年在佛羅倫薩指揮德彪西的歌劇《佩里阿斯與梅麗桑德》成為他通向國際舞臺最高點的敲門磚,同一年他還在英國廣播公司的逍遙音樂會的開場演出上指揮了斯特拉文斯基的《俄底普斯王人從1984年以后,他就成為洛杉磯的???,作為客席指揮頻繁登場,1989年樂團方面終于向外界宣布,薩洛寧將在3年后成為洛杉磯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

年輕的薩洛寧的上任使洛杉磯愛樂樂團在介紹和演出本世紀音樂作品、特別是近年來的新作方面都有了最大的可能,但是,熱心于當代音樂的薩洛寧并不是毫無保留地支持一切新鮮的思想,而是堅持自己理性的判斷。每當面對新話時,他絕不是先去聽一聽別人的唱片,而寧肯從零開始,以達到藝術創(chuàng)作上的自由境界。他在演奏中總是以精確而優(yōu)雅的方式去創(chuàng)造清晰的細節(jié)。

樂團名人介紹:音樂總監(jiān)

埃薩–貝卡.沙羅倫是洛杉磯愛樂樂團的第十位指揮,帶領樂團十六個樂季,成為樂團史上第二位在任最長的音樂總監(jiān)。沙羅倫一九五八年生于芬蘭赫爾辛基,在芬蘭西貝流士音樂學院肄業(yè),一九七九年與芬蘭電臺交響樂團合作,首度出任指揮,一九八四年首次在美國演出,指揮洛杉磯愛樂樂團。最近獲委任為倫敦愛樂樂團首席指揮。除指揮外,他也是備受贊賞的作曲家。

沙羅倫與洛杉磯愛樂樂團合作期間,曾指揮多位作曲家的作品首演,包括亞當斯、多納托尼、希爾博、克拉夫特、林德伯格、盧托斯瓦夫斯基、蘭茲、薩里亞霍、謝德林、斯塔基、譚盾、托馬斯,還有他自己的作品。沙羅倫曾在利蓋蒂、荀伯克、蕭斯達高維契、史達拉汶斯基、白遼士、貝多芬和西貝流士等音樂節(jié)擔任指揮,大獲好評;又曾領導崔斯坦計劃。自一九九二年起,與洛杉磯愛樂樂團前往各地巡回演出;二○○三年十月,與洛杉磯愛樂樂團為著名建筑師蓋里設計的迪士尼音樂廳揭幕。

二○○三年三月,沙羅倫與德國唱片公司簽訂獨家錄音合約。次年,德國唱片公司發(fā)行一張沙羅倫近作的光盤,錄有《異體》、《失眠》和《揚帆》。二○○六年一月,沙羅倫與樂團首次合作為德國唱片公司灌錄光盤,亦是迪士尼音樂廳的第一次現(xiàn)場錄音。(沙羅倫與樂團還有四次音樂會現(xiàn)場錄音,可在iTunes的DG Concerts下載。)在與德國唱片公司簽約前,沙羅倫經(jīng)常與洛杉磯愛樂樂團為索尼古典音樂系列灌錄唱片。

沙羅倫曾奪得多個重要獎項,包括一九九三年獲得奇賈安那音樂學院頒發(fā)西恩納獎(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指揮家)、一九九五年獲得皇家交響樂協(xié)會的歌劇獎,以及在一九九七年獲得該會的指揮獎。一九九八年,沙羅倫獲法國政府頒授藝術及文學勛章。此外亦獲《美國音樂》雜志選為二○○六年度音樂家。

奕非布朗夫曼

奕非.布朗夫曼是公認當今最具才華、技藝超群的鋼琴好手之一。他那力足鎮(zhèn)場的琴技和不凡的抒情天分,盡流露在個人獨奏會、與管弦樂團的合作和日益增加的錄音作品上,為他在全球到處贏得輿論好評,樂迷愛戴。

在二○○八至○九樂季,布朗夫曼將會擔任洛杉磯愛樂樂團的「實地」音樂家,不單與該樂團及其指揮沙羅倫合演兩場套票音樂會,還會到東亞巡回獻藝,另外又與愛樂團的樂師合作演出室樂。

布朗夫曼曾與多個著名的樂團合作演出,包括柏林愛樂樂團、克里夫蘭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倫敦愛樂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巴黎樂團、皇家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等。而合作過的指揮,也是同樣的聲名顯赫,包括巴倫邦、博姆斯特、杜南憶、杜托爾、艾斯真伯克、格爾吉耶夫、楊遜斯、馬素爾、米素亞、梅達、沙羅倫、德密加洛夫、韋沙莫艾斯、冼文等。他在夏天也經(jīng)常到艾斯賓、拔結(jié)斯謹、博森、荷里活露天音樂廳、琉森、曼因音樂中心、莫扎特音樂節(jié)、拉溫尼亞、薩爾斯堡、薩拉托加、鄧肯活、韋比耶等音樂節(jié)上獻藝。

布朗夫曼曾在無數(shù)著名的音樂廳舉行獨奏音樂會,包括一九八九年令他聲譽鵲起的卡奈基音樂廳和一九九三年的艾維利費沙音樂廳,樂蹤遍及北美、歐洲、東亞。一九九一年,他與史頓攜手到俄羅斯舉行連串音樂會,是他自十五歲移居以色列之后第一次返回故地的公開演奏。同年,他獲頒大名鼎鼎的艾維利費沙獎,是美國器樂家的一項至高榮譽。

布朗夫曼至今已灌錄了多張獨奏、室樂和管弦樂唱片,令他廣受贊譽。其中他與沙羅倫和洛杉磯愛樂樂團合作的三首巴托鋼琴協(xié)奏曲,于一九九七年奪取了一枚格林美獎。他所灌錄的樂曲包括:全套浦羅高菲夫鋼琴奏鳴曲;浦羅高菲夫全部五首鋼琴協(xié)奏曲(同時獲提名競逐格林美獎和「留聲機」大獎)。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的歌

  1. 01. 加入列表
  2. 02. 加入列表
  3. 03. 加入列表
  4. 04. 加入列表
  5. 05. 加入列表
  6. 06. 加入列表
  7. 07. 加入列表
  8. 08. 加入列表
  9. 09. 加入列表
  10. 10. 加入列表
  11. 11. 加入列表
  12. 12. 加入列表
  13. 13. 加入列表
  14. 14. 加入列表
  15. 15. 加入列表
  16. 16. 加入列表
  17. 17. 加入列表
  18. 18. 加入列表
  19. 19. 加入列表
  20. 20. 加入列表
  21. 21. 加入列表
  22. 22. 加入列表
  23. 23. 加入列表
  24. 24. 加入列表
  25. 25. 加入列表
  26. 26. 加入列表
  27. 27. 加入列表
  28. 28. 加入列表
  29. 29. 加入列表
  30. 30. 加入列表
猜你喜歡

最新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