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nard

簡介: 中文名:伯納德·赫爾曼國籍:美國出生地:美國紐約市生日:職業(yè):電影配樂作曲家逝世:伯納德·赫爾曼(英語:Bernard Herrmann,-),美國電影配樂作曲家。1941年因《黑夜煞星》(The Devil and Daniel Webster)一片配樂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獎 更多>

中文名:伯納德·赫爾曼

國籍:美國

出生地:美國紐約市

生日:1911年6月29日

職業(yè):電影配樂作曲家

逝世:1975年12月24日

伯納德·赫爾曼(英語:Bernard Herrmann,1911年6月29日-1975年12月24日),美國電影配樂作曲家。1941年因《黑夜煞星》(The Devil and Daniel Webster)一片配樂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音樂獎。1958年他為影片《迷魂記》譜寫的配樂,被列入《AFI百年百大電影配樂》。他配曲的著名影片還有《公民凱恩》、《出租車司機》等。

從藝歷程:伯納德生于一個中產(chǎn)猶太家庭,祖先由俄羅斯移居美國。他在紐約市出生,本名馬克斯·赫爾曼(Max Herman),中學(xué)時在德威特克林頓高中(DeWitt Clinton High School)求學(xué)。他的父親自小鼓勵他學(xué)習(xí)小提琴和歌劇。他13歲已經(jīng)贏得作曲獎。之后,決定日后在音樂上發(fā)展,并且考進了紐約大學(xué),師從著名音樂人帕西·葛人杰及菲利普·詹姆斯。20歲時獲茱莉亞學(xué)院收錄。他在那里組織了自己的管弦樂團-“New Chamber Orchestra of New York”。

1934年,他獲聘于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出任指揮師,兩年后便晉升至音樂總監(jiān),掌管多個電臺節(jié)目的音樂環(huán)節(jié)。很快,他的事業(yè)更上一層樓,當(dāng)上了哥倫比亞交響樂團(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的總指揮。

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工作期間,他認(rèn)識了第一任的妻子露西爾·弗萊徹。這段婚姻維持了不足十年,他們育有兩名女兒。離婚后第一年,他娶了露西爾的表妹露西·安德森。第二段婚姻維持了16年,至1964年還是離婚收場。

從業(yè)經(jīng)歷:1937年赫曼進入CBS Radio,在教育部門工作;但其最大的興趣仍在于指揮,隨後即轉(zhuǎn)任CBS交響樂團指揮,在這期間也認(rèn)識了導(dǎo)演Orson Welles。隨Welles 的 Mercury Theatre Playhouse group(水晶廣播劇院)轉(zhuǎn)移到好萊烏後,Herrmann 寫了清唱劇(cantata) "Moby Dick (白鯨記, 1938)"以及歌劇咆哮山莊。1941年 Orson 請他為大國民(Citizen Kane)譜寫配樂,從此之後聲名大噪。
當(dāng)時二十世紀(jì)福斯的錄音室音樂指導(dǎo) Alfred Newman (阿佛列德紐曼,湯瑪斯紐曼的父親) 雇用他為 Jane Eyre (簡愛,1943)、Hangover Square (1945)、Anna and the King of Siam (1946)、The Ghost and Mrs. Muir (幽靈與未亡人, 1947)、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地球末日記,1951) 等電影配樂。
五零年代赫曼結(jié)識了驚悚電影大師 Hitchcock (希區(qū)考克),這對黃金組合共同創(chuàng)作出許多著名的作品,包括:The Trouble with Harry (怪屍案,1955)、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Vertigo (迷魂記,1958)、North by Northwest (北西北,1959)、Psycho (驚魂記, 1960 - 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可以拱起來拜了)、Marnie (艷?#092;,1964) 等等。直到1966年,在他們最後一次合作的作品 "Torn Curtain" 中,因為彼此的看法及意見分歧而使他們的合作生涯就這樣結(jié)束,而他的音樂也被棄置不用,改由John Addison出任。盡管如此,這對搭當(dāng)仍在影迷和樂迷心目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地位;這樣的結(jié)合也成為日後的經(jīng)典示范。
赫曼的出眾才能也為之帶來其他的合作對象,像是一些新一代的導(dǎo)演包括 François Truffaut, Brian DePalma, Larry Cohen 和 Martin Scorsese。

溘然長逝:1975年他來到了加州錄制 "Taxi Driver 計程車司機" 的配樂,頭一天演奏家們都前來和赫曼打聲招呼,因為這是他多年以來第一次回到這里。12月23日,終於完成了每一個音符的錄音,回到飯店和他妻子共進晚餐後,在睡眠中長逝。

個人作品:The Trouble with Harry (怪屍案,1955)、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Vertigo (迷魂記,1958)、North by Northwest (北西北,1959)、Psycho (驚魂記, 1960 - 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可以拱起來拜了)、Marnie (1964)

社會評價:Bernard Herrmann的作品在旋律和模塊方面斷絕了與經(jīng)典好萊塢體系的聯(lián)系,旋律僅限于非常簡單的階梯式樂章。他也與黃金時代音樂決裂。他的音樂給人以調(diào)性的印象,但難以判斷幾點。也難以判斷樂曲是大調(diào)還是小調(diào)。這一構(gòu)成主義的極簡抽象派音樂并沒有令人覺得單薄枯燥,部分原因是由于其創(chuàng)造性的配器法,他堅持由自己來完成配器法,偏好許多不同、往往是非傳統(tǒng)的樂器組合。基于模塊的音樂、受限制的旋律、模糊的和聲、生動的配器,他的音樂功能在于以很少寫音樂,相似的方式使用音樂。黃金時代的作曲家寫作長長的連貫作品,精確地調(diào)整到與情節(jié)匹配,往往覆蓋整場戲。當(dāng)事件本身平淡無奇或者足夠激動人心,他很少使用音樂強調(diào)敘事。他偏好把音樂用作一種獨立的敘事效果,以表明場景的速度,創(chuàng)造出緊張,或者強調(diào)一種氣氛。
他與希區(qū)柯克合作的巔峰三部曲是,vertigo、psycho、North By Northwest 。
就音樂參數(shù)而論,他實際上在各個方面都打破了舊的體系:
1.他證明,大管弦樂隊創(chuàng)作的交響音樂僅僅是諸多可能中的一種;室內(nèi)樂方案,以及試驗費傳統(tǒng)的樂器和音色組合,往往更為有效
2.有時,他選擇浪漫主義/晚期浪漫主義風(fēng)格,但通常,他偏好基于“自由”調(diào)性的更現(xiàn)代風(fēng)格。
3.他很少使用傳統(tǒng)的旋律,他的音樂由短小、富有彈性的模塊組成。
4.整體而言,他的音樂不是基于樂旨;通過音樂單元和主題的重復(fù),他創(chuàng)造出音樂和敘事上的連貫性。

Bernard詳細資料(以下內(nèi)容包含:Bernard 歌曲列表 專輯唱片列表等信息)
Bernard生日:

Bernard檔案之所有專輯

  • 2023年推出專輯:《Dans ton 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