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小簡介
?
??????? 楊弦的歌曲現(xiàn)在聽起來已經(jīng)很老式了。但是如果我們想起來在1975年的臺灣,正是楊弦沖破了帶有日本殖民地色彩的臺灣流行音樂曲風,掀起了唱自己的歌曲的風潮,為未來20年的臺灣流行音樂的創(chuàng)作奠定基礎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對楊弦以及當時的李雙澤、 更多>
小簡介
?
??????? 楊弦的歌曲現(xiàn)在聽起來已經(jīng)很老式了。但是如果我們想起來在1975年的臺灣,正是楊弦沖破了帶有日本殖民地色彩的臺灣流行音樂曲風,掀起了唱自己的歌曲的風潮,為未來20年的臺灣流行音樂的創(chuàng)作奠定基礎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對楊弦以及當時的李雙澤、胡德夫等人的先驅(qū)精神而感到深深的敬佩。?
許多人都知道,臺灣流行音樂在80年代的集體發(fā)聲是來自臺灣校園民歌(現(xiàn)代民歌和校 園歌曲),可是很少人知道,臺灣校園民歌卻是來自于當時的一首中國大陸歌曲。?
僑居菲律賓的青年李雙澤回到臺灣的時候,對好友楊弦等人說,我很喜歡一首歌,是大陸的歌曲《我的祖國》(電影《上甘嶺》插曲,郭蘭英演唱--筆者注)。李雙澤說,這就應該是我們的要唱的歌。從此,李雙澤和楊弦、胡德夫一起創(chuàng)作了很多歌曲,并在1973年開始就舉行了多次演唱會。可惜沒有獲得影響。?
1975年,楊弦終于舉行了《中國現(xiàn)代民歌演唱會》,楊弦和一些熱血青年一起演唱了由楊弦為詩人余光中作品譜寫的歌曲。演唱會和緊接著出版的唱片在臺灣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終于將臺灣音樂從唱西方歌曲和模仿日本歌曲的泥淖中解救了出來。涌現(xiàn)了至今在華人音樂中很有影響的侯德建、李宗盛、羅大佑等創(chuàng)作型歌手,開創(chuàng)了將近20年的華人流行音樂的輝煌。因此,人們將楊弦稱作“民歌之父”。?
楊弦的歌曲非常流暢,尤其和歌詞詩句的配合十分協(xié)調(diào)。楊弦的《鄉(xiāng)愁四韻》同時也由羅大佑作曲演唱,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羅大佑的《鄉(xiāng)愁四韻》具有明顯模仿楊弦的特征,無論是作曲結構和旋律本身。楊弦的《回旋曲》是一首至今聽來仍然讓人心緒萬千的好歌,把余光中的原詩的意境進行了很好的提升,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表達了一種蒼涼美 ,讓人回味無窮。?
楊弦的唱法和創(chuàng)作本身都深深影響了后來的校園民歌的創(chuàng)作。包括羅大佑、李泰祥、侯德建在內(nèi)的音樂人的創(chuàng)作中都有著楊弦的影子。?
今天我們重新來聽楊弦的歌,也讓我們思考,一場音樂的變革帶來的流行音樂的輝煌是多么的發(fā)人深醒。我們大陸的流行音樂人士應該從楊弦現(xiàn)象中獲得些什么呢??
楊弦唱歌時喜歡身穿唐裝,“那一派風范啊——”,當年也是歌唱青年的導演賴聲川回憶道,“沒有人能比,所以,每次只要一看到楊弦出現(xiàn),大家就自動閉嘴,場子讓給楊弦”。
很小的時候,楊弦的父親就去世了。他沒有兄弟姊妹,工作忙碌的母親沒有辦法帶他,就把他送到華興育幼院,這一待,就是九年。他的童年、少年時光都是在育幼院中度過,自認從小孤獨的他從少年時期便開始寫歌。
楊弦畢業(yè)于臺灣大學生物研究所,是一位碩士。眾人常常把楊弦在1975年6月6日于臺北中山堂舉辦“現(xiàn)代民謠創(chuàng)作演唱會”視為臺灣民歌運動的發(fā)韌,其實早在1974年,楊弦就曾經(jīng)在胡德夫的小型演唱會首次演唱自己創(chuàng)作的《鄉(xiāng)愁四韻》,歌詞采用余光中創(chuàng)作的同名詩。很多人都在介紹那段歷史時說楊弦當時的演唱“受到現(xiàn)場觀眾的歡迎”,然而我更相信李雙澤所說:“楊弦敢把那不能唱的詩唱了起來,又可以不理會臺下有人在罵:‘干你娘,長江水是圓是扁,你知道個鳥!’”楊弦一直反對以音樂為謀生的手段,雖然曾經(jīng)在風起云涌的臺灣本土運動中開辟了新的路途,他卻激流勇退,成為最早加入也最早退出的民歌手。
1982年母親辭世后,楊弦移居美國,開始學醫(yī)。他向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一種偏好,在美國花了四年的時間取得了舊金山針灸大學的“東方醫(yī)學”博士,后成立一家名為“寶生”的健康食品公司,自己出任總裁。美國讀書時楊弦無依無靠,學費、生活費都是靠幫人做推拿獲得,半小時七美元,一天要服務七、八個人才能維持生活。
經(jīng)朋友介紹,楊弦有緣接觸到了多位佛學大師,自己潛心研習,自修自悟。楊弦總說,人生很多事情會發(fā)生就是緣分,一切都是有意義的。信仰的密宗給他這樣的指引:對生命保持一分明白清醒之心,對生命的未知,不必有那么多懼怕。2002年,楊弦回臺灣參加“中山堂校園民歌演唱會”。這場演唱會聚集了跨越二十年的不同時期的民歌手,不過,眾人都承認票房的最大賣點是楊弦,因為,他已經(jīng)有二十六年沒有在臺灣的舞臺上唱歌。當楊弦要表演的消息一傳出,票就全部賣完了,負責籌劃這次民歌演唱會的陶曉清說:“唉呀,可見大家多懷念楊弦呢。”
楊弦的愛情,是我非常欣賞的。他與“靈魂伴侶”丁乃筠之間十數(shù)年的愛情,是那種心靈相依而不必世俗的情感,世上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丁乃筠年輕時是與胡茵夢并稱的美女兼才女,妹妹丁乃竺是賴聲川的太太。雖然彼此早已認定對方是今生唯一的伴侶,丁乃筠卻自認不適合婚姻,楊弦也認同她的決定,兩個人從不談婚姻之事。
?????? 他們用不同一般戀人的方式維持聯(lián)絡——丁乃筠一個人在奧瑞崗的深山潛修,楊弦則在美國加州經(jīng)營著他的健康食品廠。他們各自過著獨居的生活,有的時候也會一起翻譯靈修方面的書籍這些書的介紹可以在網(wǎng)上搜索到。
?????? 回憶那段歲月,楊弦“最高興的是每次去陪她聊天,她住在樓上的關房,我就在樓下一個很小的房間里打個地鋪,但我們至少可以一起吃飯,聊聊天,談談心。每一年只能去兩次,偶爾三次,對我來說已經(jīng)很滿足了。再分開時雖然會難過,但慢慢也就習慣了,我想她也是一樣?!?br /> 在閉關十四年之后,丁乃筠卻發(fā)現(xiàn)身患癌癥,不得不下山治療。她本人不愿接受西方的治療方式,而是采用各種替代療法。因為發(fā)現(xiàn)病情就已到晚期,2003年,她不得不帶著氧氣罩飛回臺北會見父母家人。彌留的日子,她住在賴聲川與丁乃竺夫婦家中療養(yǎng)。2003年除夕之夜,丁乃筠不治離世。據(jù)家人描述,除了呼吸較困難外,她并沒有承受太多痛苦。曾有來看望她的高僧說:她看起來雙眼神采奕奕,面色如常,不像是有病的樣子。
“我們曾經(jīng)許愿,我們的未來世、此后多生多劫,都會互相護持,直到成就為止。我想她的轉(zhuǎn)世一定很好,而我們老師夢到她已經(jīng)成就了,那就更好了。我記得在她入關的時候和圓寂的前一兩天,她的閉關山上曾有美麗的彩虹出現(xiàn);走的那天中午,在她妹妹、妹夫賴聲川和乃竺家中頂樓,為她念經(jīng)的資深喇嘛堪布和在樓下的三妹乃簪,在法會后都隱隱聽到有悠遠的號角樂聲響起,像是奏迎請樂要帶她走了。”當楊弦能面對傷痛,曾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丁乃筠的離開,“她走后,我很少清楚夢到她,只是有一次,早上半睡半醒間,聽到她搖鈴喊我:楊弦!我就醒來了。也有多次,半夜夢中,悲痛陡生,驟然醒來,淚濕眼眶?!?br /> 楊弦雖然很早就退出,然而他留在歷史的印記卻是長遠的。在1993年臺灣百佳專輯評選中,就是以楊弦的《中國現(xiàn)代民歌集》為評選起點,該唱片在其中位居第15名的位置。出版這張唱片的洪建全文教基金會的運作人洪簡靜慧認為,楊弦在民歌歷史上雖然很短,但其后續(xù)影響卻很澎湃,因為楊弦?guī)Ыo臺灣年輕人的是一種希望和可能。
每次聽這首《民歌手》,老唱片的雜音劃過,會有一些傷感。楊弦年輕的聲音帶有70年代臺灣的氣息,而我們這個時代的希望和可能在哪里,我看不到答案。